1、踏青其实就是踏春、寻春,通俗来讲,就是春天去郊游,古时候清明节还被叫做踏青节,当然,踏青节的日期每个地方都不一样,有的地方是在正月,还有的是在二三月。
2、踏青,又叫探春、寻春,就是指春天到郊野去游览。
3、踏青的习俗在中国由来已久,李淖在《秦中岁时记》中曾有记载:“上巳(农历三月初三),赐宴曲江,都人于江头禊饮,践踏青草,谓之踏青履。”
4、杜甫在诗中也曾记载了皇家浩浩荡荡春游踏青的情景,“三月三日气象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”。
5、北京民俗历来有踏青的讲究,每当青草依依、清水涟涟之时,人们便脱下长布衫,走出四合院,三五成群到乡野山间赏景散心,一冬的沉闷一下子便烟消冰释。
6、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《清明上河图》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。
7、在这一画卷,画面人物就达550多人,牲畜50余头,船20多艘,车、轿20多乘。
8、清明踏青之盛况,可见一斑。
9、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,“三月三日天地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。”
10、千百年来,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,“逢春不游乐,但恐是痴人。”
11、白居易的《春游》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。
12、春暖花开的清明时分。
13、在这个时节里,他们结队出游,在凭吊先人的同时,感受春天气息。
14、在郊野中荡秋千、放风筝、拔河、斗鸡、戴柳、斗草、打球等,心情被放飞得不想回转,快乐也渐渐从脸上溢满内心。
15、荡秋千,古代,清明节有荡秋千的习俗。秋千,古字两字均有“革”字旁,千字还带走字,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。
16、早在远古时代,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,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。
17、最早称之为“千秋”。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。开始仅是一根绳子,双手抓绳而荡。后来,齐恒公北征山戎族,把“千秋”带入中原。
18、至汉武帝时,宫中以“千秋”为祝寿之词,取“千秋万寿”之意,以后为避忌讳,将“千秋”两字倒转为“秋千”。以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。到了唐宋时代,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,以练习轻捷、矫健。打秋千时,人在空中荡来荡去,翩翩若飞,很有趣味。《开元天宝遗事》记载:“宫中至寒食节,竞竖秋千,令宫嫔辈笑以为宴乐,帝呼之为半仙之戏。”
【#踏青是什么意思 什么时候踏青好#】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