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历史地名
2、金改河清县置,属河南府。治所在孟津渡(今河南孟津县东老城东二十里)。元属河南府路。明属河南府,嘉靖十四年 (1535) 徙治圣贤庄 (今孟津县东二十五里老城)。民国初属河南河洛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59年徙治长华镇 (今孟津县城)。
3、在河南省西部,北濒黄河。属洛阳市。面积759平方千米。人口44.3万。辖9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《尚书·禹贡》:导河“又东至于孟津”,唐孔颖达《正义》:“孟是地名,津是渡处,在孟地置津,谓之孟津。”一名盟津,又称富平津,相传周武王伐纣于此渡河时与八百诸侯会盟,故名。春秋为平阴邑,属周。秦置平阴县(治今孟津县城北),属三川郡。西汉增置平县(治今孟津县东南平乐村),属河南郡。三国魏平县又称小平县,文帝改平阴县为河阴县,属河南尹。后废平县。隋大业初废河阴县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置大基县,治今孟县西南。先天元年(712年)改名河清县,属洛州。会昌三年(843年)改属孟州,后属河南府。寻县废。咸通中复置。北宋开宝元年(968年)徙治白坡镇。金又迁治于黄河南岸孟津渡,并改称孟津县。明嘉靖时因黄河水患,县治迁圣贤庄(即孟津县老城,今称会盟镇)。1913年属豫西道,1914年属河洛道,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49年属洛阳专区。1959年县人民政府移至长华(今城关镇)。1969年属洛阳地区,1983年属洛阳市。地处豫西山地东缘黄土塬和黄土丘陵区,黄河流经北部边缘。西北部小浪底水库是黄河中下游重要水利枢纽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烟叶等。工业有化肥、机械、棉织、食品加工等。焦柳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、洛常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多为帝王名士墓冢,以东汉光武帝刘秀陵最著名。
4、孟津的解释 古 黄河 津渡名。在今 河南省 孟津县 东北、 孟县 西南。相传 周武王 在此盟会诸侯并渡 河 ,故一名 盟津 。一说本作 盟津 ,后讹作 孟津 。为历代兵家争战要地。书·禹贡:“导 河积石 ,至于 龙门 ,南至于 华阴 ,东至 厎柱 ,又东至于 孟津 。” 汉 史岑 出师颂:“昔在 孟津 ,惟师 尚父 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法王寺碑:“昔 周 师集於 孟津 , 汉 兵至於 垓下 。” 明
5、县的字典解释 县 (縣) xiàn 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
6、在今河南卢氏县南山之中。资治通鉴: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 450 伐魏,后军外兵参军庞季明 “乃自赀谷入卢氏”。即此。 在今河南省卢氏县南山之南。资治通鉴: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伐魏,后军外兵参军
【#孟津县#】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