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知识百科 > > 正文
2024-08-04 06:32:11

永济渠

导读 【#永济渠#】1、历史地名2、①隋大业四年(608)开凿。《隋书·炀帝纪》:“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,引沁水南达于河,北通涿郡(治所...
【#永济渠#】

1、历史地名

2、①隋大业四年(608)开凿。《隋书·炀帝纪》:“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,引沁水南达于河,北通涿郡(治所在蓟县,今北京城西南)。”长二千余里。故道自今河南武陟县沁水东岸至卫辉市一段用沁水支流, 即今孟姜女河;自卫辉市至天津市一段,用清水下接淇水(即白沟)、屯氏河、清河,略同今卫河(自内黄至武城在卫河西, 自武城至德州在卫河东); 自天津至涿郡故城一段,用沽水上接桑干水,即今武清以下的白河与武清以上至北京市西南郊的永定河故道。涿郡附近一段不久即堙废。自今天津以南,唐后即专以清、淇二水为源,与沁水隔绝,北宋后通称御河。金、元以来屡经改道,至明称卫河,经流与今相同。

3、②在今河北霸州市东。《宋史·河渠志五》:“东起乾宁军,西信安军永济渠为一水,西合鹅巢淀、陈人淀、燕丹淀、大光淀、孟宗淀为一水,衡广一百二十里,纵三十里或五十里,其深丈余或六尺。”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霸州:永济渠“今皆废”。

4、③在今河北新乐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新乐县:“永济渠在县东。《旧志》:唐咸亨中,魏州刺史李灵龟开此以通新市, 百姓利之。今涸。”

5、隋大业四年(608年)凿。《隋书·炀帝纪》:“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。”自今河南省武陟县南引沁水向东北流,经新乡、卫辉、滑县、内黄诸市县,至河北省魏县;复东北经大名、馆陶等县及山东省临清市、德州市,再经河北省吴桥、东光、泊头、沧县、沧州、青县等市县以抵天津市;又折而西北,经廊坊市达于北京市。全程多利用自然河道,长二千余里。自天津市西北渠段不久即废;天津市以南,唐以后改以清、淇二水为源,不再引自沁水。北宋后通称御河。金、元以来屡经改道,至明称卫河,径流同今。

6、永济渠的解释 隋 大业 四年公元608年为便利 河 北地区军事运输所开的运河。 隋炀帝 调发军民百余万,引 沁水 南达于 河 黄河 ,北通 涿郡 治所在今 北京市 西南,全长二千余里。 涿郡 附近一段不久即湮废;自今 天津市 以南的一段, 唐 后即专以 清 淇 二水为源,与 沁水 隔绝, 宋 后通称 御河 , 金 元 以来屡经改道,至 明 称 卫河 ,经流同今。

7、渠的字典解释 渠 qú 水道,特指人工开的河道或水沟:渠道(亦指途径,门路)

8、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,接陕西洵阳县界。民国湖北通志卷36竹山县:万兴砦“光绪舆地记:在城西北二百四十里,驻把总”。

【#永济渠#】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