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官职
官署名。①宋朝置,为四方馆之一。神宗熙宁(1068—1077)年间创立,掌接待高丽使者。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属鸿胪寺。
南宋改属礼部。②清朝置,为清末之学馆。亦称“京师同文馆”。咸丰十年十二月(1861)批准设立,至同治元年(1862)五月正式开办。先后设英文、法文、俄文、德文四馆,各分前馆、后馆两级,分别教授各国语言文字。光绪二十二年(1896),又增设东文(日文)馆。另外,从同治五年起,先设算学馆,继设化学、格致(力学、水学、声学、气学、光学、地学)、医学三馆。置管理大臣,一或二人,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内特简,掌通五大洲之学,以佐朝廷。下设提调、帮提调各二人,由总理衙门内资深之章京中选充,掌安排课程及督察学生勤惰之事。其教课人员,有总教习一人,洋教习若干人,均由洋人担任; 通洋学之汉教习及汉文教习三人,分别由各省保举及在京招考任用。学生初定为十名,多不过二十四名,同治四年改为每馆十名,至光绪十三年增至一百二十名。初定各馆学习期限为三年,光绪二十一年改为八年,前馆五年,后馆三年。光绪二十七年底,併入京师大学堂。
1、宾馆名。宋置,为四方馆之一,掌接待外国使臣,而同文馆为专管接待青唐、高丽使臣的宾馆。见宋王应麟《小学绀珠·制度》。
2、学馆名。清置,同治二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广东设同文馆,学习经史及英法德俄四国文字;光绪三十一年改称学译馆。见《清朝续文献通考·学校十四》。
同文馆的解释 1. 宋 代四方馆之一。专以接待 青唐 、 高丽 使节。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·制度·四方馆:“四方馆。 宋 : 都亭驛 以待 辽 ; 都亭西驛 以待 西蕃 、 阿黎 、 于闐 、 新罗 、 渤海 ; 怀远驛 以待 交趾 ;同文馆以待 青唐 、 高丽 。”宋史·礼志二二:“ 绍兴 二年, 高丽 遣使副来贡,并赐酒食于同文馆。”2. 清 代培养外交翻译人才的学校。1862年 同治 元年在 北京 成
同文的解释 1.同用一种文字。礼记·中庸:“书同文。”汉书·艺文志:“古制,书必同文,不知则闕。”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:“四隩同文,五方异色。”2.犹言国人。因其所用文字同,故称。陈书·吴明彻传:“风威慴於异俗,功效著於同文。” 夏衍 乐水:“所以他们的作品也变成了只供‘同文’欣赏的‘技艺’,而失却了领导民众精神生活的作用。”3.通译文字。 梁启超 变法通议·论科举:“今内之有同文、方言
馆的字典解释 馆 (館) guǎn 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:宾馆
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殿内省尚辇局置为次官,四员,正七品。唐朝殿中省尚辇局沿置,三员,正七品下。宋朝存其名而罕除授。金朝殿前都点检司尚辇局置,正八品,不限资考,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除年六十以
【#同文馆#】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